科技苑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>> 科技苑>> 病虫害防治>> 病害>> 橡胶树病害>>正文内容

黑团孢叶斑病

1.病原菌

橡胶树黑团孢(Periconia heveae Stevenson & Imle.),属于半知菌亚门,丝孢纲,丝孢目,暗色菌科,黑团孢属。

2.地理分布

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海南植胶区的苗圃中发现此病,之后在广东的湛江、广西、云南等植胶区苗圃亦相继报道发现此病。目前该病在我国各植胶区零星发生。

3.为害症状

嫩叶多从叶尖、叶缘开始感染,病斑初为淡褐色,后渐变为褐色,中央部分变灰白,边缘有一层退绿晕圈,形状多为圆形,椭圆形,大小为0.2~4 cm。严重时叶片皱缩扭曲以至凋落。天气潮湿时,病斑表面肉眼可见黑色毛状物,即带有分生孢子的、成多层轮纹状排列的分生孢子梗。轮纹状病斑呈圆形,重病叶病斑多聚合成片,似环状靶。病斑扩展不受叶脉限制,天气干燥时病斑上的分生孢子多萎缩,仅剩黑色的分生孢子梗。

叶柄、嫩茎染病后出现黑褐色条斑或梭形斑,叶柄上的病斑可扩展到小枝条引起溃疡或回枯。

(图一)

(图二)

(图三)

4.发病条件

1)越冬菌源

越冬菌源通过风雨传播从胶树叶片伤口或表皮直接侵入为害。

在橡胶树病残体上的越冬菌源:该病原菌越冬场所广,其分生孢子可在树上的胶果(带菌率20%)、寒害半枯枝条(带菌率23%~100%)、木栓化枝条(带菌率40%~100%)、越冬期不落老叶(带菌率20%~60%)、地下落叶(带菌率60%~ 80%)、林下实生苗(带菌率50%~100%)上越冬,而成为翌年的初侵染源。

在苗圃内的越冬菌源:橡胶苗圃多设在低坡近水源荫蔽、潮湿的环境中,这样的环境正是橡胶黑团孢病菌生长所需的环境。所以,苗圃中常年可见病叶,病株率高的可达100%。苗圃病叶上大量分生孢子是翌年发病的初侵染源。

在木薯叶上的越冬菌源:木薯叶上终年有黑团孢病菌生长。通过交互接种试验,在木薯叶上和橡胶叶上都得到同样的症状,证明是同一种病菌为害的。调查的植胶区木薯资源丰富,木薯叶上大量病菌可为来年橡胶嫩叶的感病提供大量菌源。

2)物候

橡胶树的物候是黑团孢叶斑病发生流行的重要条件。橡胶树古铜期感病最重(病情指数在48~90),且在病斑上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团,叶片一旦染病极易脱落。其次为变色至淡绿期(病情指数在28~50),其产孢量略小于古铜叶。大田老化叶一般不感染,但在室内和苗圃中也有少量感染(病情指数在20~30),仅产少量分生孢子。

3)气象

气候条件不仅影响第一蓬叶从抽芽到90%以上叶片老化所需的时间,而且还影响病菌越冬的场所、基础菌量、流行期间病菌的繁殖能力及病害流行速度和强度。低温高湿是此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。易感病品系林段在寒害重的年份,于橡胶树第一蓬叶的古铜叶至淡绿叶期,遇7天以上的连续低温阴雨天气,空气相对湿度为90%以上时,病害会发生流行。

4)品系

最感病的品系是PB86等;比较感病的品系有RRIM600PR107、海垦1等;GT1较抗病。

5)立地环境

a. 同一品系处于丘陵地的橡胶树较平坡地发病重,这主要是丘陵地比平坡地温度偏低,湿度偏高,空气对流慢所造成的。b. 同一山顶东坡发病较其他坡向重,是由于东坡环境阴湿静风所致。c. 同一坡向坡脚发病较坡顶发病重。d. 疏朗通风透光林段环境开阔湿度较低发病轻,郁闭林段环境荫蔽潮湿静风发病重。e. 防护林边的胶树湿度大于林段内的胶树,温度也较林段内低,发病重。f. 同一株胶树下层枝湿度大,温度偏低,菌源丰富,较上层枝叶发病重。

5.防治方法

1)农业防治

做好橡胶林的排水工作,及时砍除林段内及其周边的灌木和橡胶树下垂枝,增加林段通透性,降低林间湿度。

2)化学防治

在抽叶期间,用50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~1000倍液,75%百菌清可湿性粉500倍液,80%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,每7~10天喷施一次,连喷2~3次,可减少黑团孢叶斑病的危害。